从冠军到“央视名嘴”, 却因“直播误判”销声匿迹, 现状如何了

她曾是乒坛的风云人物,直拍正胶快攻打法无人能敌,“邓亚萍克星”的名号更是响彻赛场内外。

退役后她转身成为央视的解说新星,专业的点评和犀利的言辞赢得了观众的喜爱。

可一次直播中的“误判”事件,让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。

如今的她却“销声匿迹”,让人唏嘘不已。

解说席上“直播误判”

退役对于运动员来说,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转好了还能保持自己的影响力,转得不好未来的日子就是一片迷茫。

对杨影来说这种感觉尤其强烈,21世纪初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,弧圈球打法逐渐占据主流,

像张怡宁,王楠这些新生代选手,个个都是弧圈高手。

速度力量旋转俱佳,而她赖以生存的快攻打法,显得有些力不从心,想当年她可是被称为“邓亚萍克星”的女人。

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,邓亚萍在女单决赛中战胜乔红夺冠,成就了大魔王的称号,

但在之前的比赛中,她却多次战胜邓亚萍。

可风水轮流转,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,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必然的,于是2001年她无奈选择了退役。

离开熟悉的赛场她也曾迷茫过,她最初选择南下深圳,想试试自由一点的生活。

当时她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,不仅学习金融知识,还成为那家公司的形象大使。

可这种生活节奏对于习惯了高强度训练的她来说有点不适应。

她始终让她无法完全脱离乒乓球的世界,于是干了半年她就辞职了,

但她也说并不是老板的问题,自己拿到的薪水也很好,就是不合适。

思来想去她决定重返她熟悉的领域,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,她选择学习播音主持。

这不是简单的跨界,从挥舞球拍到练习发声,这难度系数堪比让她从头学习打乒乓球。

一个习惯了“杀高球”“搓短球”的运动员,突然要学习“气息控制”“吐字归音”,这画面想想就觉得有点不适应。

不过她做的是真的很好,很快就适应了。

对于自己的跨界她也表现得挺得意的,

说是老师们都觉得她的普通话说得好,长相也很出众,所以认为她很适合这个岗位。

2006年,她以解说顾问的身份出现在央视的直播席上,正式开启了她的“央视名嘴”之路。

央视选择她自然也是看中了她丰富的比赛经验和专业知识,

对于观众来说,她肯定比普通解说员更具吸引力,谁不想听听“冠军视角”的分析呢?

只是刚开始她的解说起来确实略显青涩,她和搭档的配合也不是很默契,有网友吐槽说她的解说就像机关枪,突突突说个不停。

不过她并没有被这些负面评论吓倒,她私下里也经常练习,就想把话说得更清晰,更流畅。

她的记忆中有一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,

有一次解说乒超联赛直播进行到一半时,前方信号突然中断。

这算是直播事故,许多解说员遇到这种情况估计都会慌了神,但她却非常冷静。她一个人在演播室里硬是撑了15分钟。

在这15分钟里,她从自己的角度,为观众讲解很多相关信息,

得知前因之后,网友们更是纷纷为她的临场反应点赞。

可随着解说经验的积累,她性格中的一些“小毛病”也逐渐暴露出来。

她性格直爽,有时会在解说中不经意地流露出个人主观判断,最著名的就是那次“直播误判”事件。

在丁宁和刘诗雯的比赛中,她提前“预判”了比赛结果,结果却与事实相反,引来一片争议。

这件事情还是给她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。

她曾是世界第二

虽然在解说席上经历了一些风波,但这些都无法泯灭她过去作为运动员创造的种种辉煌。

六岁那年,她第一次接触到乒乓球,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,

九岁她就进入了省队,这在同龄人中绝对是佼佼者。

在省队她一路过关斩将,很快就被选入了国家队,在这里杨影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荣耀。

1997年世乒赛她获得了女子团体和女双冠军,站在领奖台上,所有汗水和泪水都化为了喜悦,这感觉大概比吃了蜜还甜。

2000年她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二,这是她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,

在那个中国乒乓球“神仙打架”的年代,世界第二的排名含金量可是相当高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她曾经重返过国家队。其原因是她一次归队迟到三个小时而被退回省队。

在这之后她更加努力地训练,仅仅两个月,就重返国家队,在这里拼搏冲刺。

不想让儿子当运动员

可能正因为是运动员出身,面对解说席上的那些风波,她并没有像一些明星那样,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低调的处理方式。

她逐渐减少了公开露面,慢慢淡出了央视的解说席,

很多运动员退役后会选择执教,但这似乎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。

现在她的生活重心,更多放在自己的家庭上,她的老公不是什么富豪高官,只是一个普通人。

她还有个可爱的儿子。值得一说的是,她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

不希望儿子走运动员这条路。或许是因为这条路太苦了,她不忍心自己儿子也走上相同的路子。

望子成龙是很多父母的心愿,但她却更注重孩子的快乐,这在竞争激烈的体育圈,显得尤为难得。

淡出公众视野的她,生活也回归了平静,

她没有像其他一些运动员那样退役后频繁参加综艺节目,商业活动,保持曝光率,而是选择了一种低调的生活方式。

偶尔她会出席一些和乒乓球相关的活动,她也试过其他工作,

比如之前在深圳的那段经历,虽然短暂但也让她体验了不同的人生滋味。

曾经的辉煌和争议都已成为过去,现在的她或许正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,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。

结语

从叱咤球场的乒乓女将到央视名嘴,再到如今的回归平静,她经历了人生的各种滋味。

或许“直播误判”事件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,但无论是赛场上的拼搏,还是解说席上的激情,她都展现出了身上独一无二的魅力。

信源

广州日报 2006-12-04 冠军搭档携手解说亚运 杨影:没有做运动员时紧张

搜狐体育 2008-03-01 杨影解说专业术语过多惹争议 望观众别吹毛求疵

中国体育报 2002-09-02 心仪主持人专业 乒乓名将杨影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

中国体育报 2003-03-24 杨影:充电北京广播学院 向节目主持人进军



下一篇:没有了